top
EN

首页>健康管理>控血压>想靠运动降血压?这些“雷区”千万别踩!

想靠运动降血压?这些“雷区”千万别踩!

作者:康小兴|发布时间:2025-10-16


运动能降血压,早已是经过科学验证的健康共识。适度运动可增强心肺功能、改善血管弹性,帮助高血压人群稳定血压,甚至减少药物依赖。


但现实中,不少人抱着“运动就能降压”的想法盲目锻炼,反而陷入误区——不仅血压没控制住,还可能引发头晕、胸闷,甚至加重心脏、关节负担。


今天就来盘点运动降压的常见“雷区”,帮你避开风险,科学降压



误区一:血压没稳住就“猛动”,越练越危险

很多高血压人群发现血压偏高后,急于通过运动改善,刚测完血压(尤其是收缩压超过160mmHg时)就立刻去跑步、跳绳,结果运动中出现头晕、心慌,甚至血压骤升。


这是因为血压未得到有效控制时,血管弹性较差,突然剧烈运动易导致心率加快、外周血管收缩,加重心脏负荷,严重时可能诱发心绞痛、脑出血等风险。


误区二:只选“高强度运动”,觉得“越累效果越好”

部分人认为“运动强度越大,降压效果越明显”,于是跟风进行高强度间歇训练HIIT)、快速爬楼梯、负重深蹲等运动。


但高血压人群(尤其是合并冠心病、关节疾病者)的身体耐受度较低,高强度运动易导致血压在短时间内剧烈波动,还可能损伤膝关节、踝关节,反而不利于长期血压管理。


误区三:运动前后“不管不顾”,细节处暗藏风险

不少人运动前不热身,直接开始高强度运动;运动后立刻停下来喝水、坐下休息,这些细节看似无关紧要,实则暗藏风险。运动前不热身,肌肉和血管未充分激活,突然运动易导致血压骤升


运动后突然停止,血液易淤积在下肢,引发脑部供血不足,出现头晕、眼前发黑,甚至晕厥。此外,运动时大量出汗后猛灌冰水,也可能刺激血管收缩,导致血压波动。


误区四: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”,运动效果打折扣

有些高血压人群运动时“兴致来了练一周,忙起来停半月”,认为“只要运动过,就能降血压”。


但运动降压的效果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显现——规律运动可让血管弹性逐渐改善、自主神经调节能力增强,而间断运动不仅无法维持血压稳定,还可能因身体适应不了突然的运动刺激,导致血压反复波动。


运动是高血压人群的“天然降压药”,但只有避开误区、科学运动,才能让“降压效果”落地。睡前可以用康兴治疗仪进行鼻腔照射45分钟,配合着运动调整饮食,也能在稳定血压的道路上事半功倍。



记住:运动降压没有“捷径”,循序渐进、量力而行、长期坚持,才能在保护身体的同时,让血压稳稳降下来。


如果运动中出现头晕、胸痛、呼吸困难等不适,需立即停止运动并就医,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,让健康更有保障。

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

版权声明:

康兴医疗官网(m.kxlaser.com.cn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

分享到:

精彩推荐

血压高,多喝这4种水,血压“偷偷降”

山楂水、山楂-康兴医疗器械官网

其他

相关产品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