入秋后老人腿脚酸?多吃它!含钾是香蕉n倍,2天1次精神足
作者:康小兴|发布时间:2025-09-04
人老先老腿”,一入秋,不少中老年朋友就开始被腰腿酸痛缠上:买菜走两步就腿沉,上下楼梯膝盖“咯吱”响,晚上躺床上还觉得腰发僵……
多数人第一反应是“缺钙了”,拼命喝牛奶、吃钙片,可酸痛却没缓解多少。
其实,老人腰腿酸痛不全是缺钙的事,很可能是身体在“缺钾”——钾是维持肌肉正常收缩、调节体液平衡的“关键营养素”,一旦不足,肌肉就容易松弛无力,连带着关节也跟着“闹脾气”。
而秋天正是补钾的好时候,比香蕉钾含量还高的芋头,就是最适合老人的“天然补钾菜”,2天吃1次,帮老人把流失的钾元素补回来,腰腿酸痛少了,精神头也足了。
老人为什么一到秋天就缺钾?
秋天天气干燥,老人出的汗虽不如夏天多,但喝水少、食欲下降的情况很常见,钾元素就跟着汗液、尿液悄悄流失;加上不少老人为了“控三高”吃得太清淡,主食只吃精米白面,蔬菜也挑“低钠”的,钾的摄入压根跟不上消耗。
缺钾后,身体最先“报警”的就是肌肉和关节:
① 肌肉收缩没力气,走路时腿像“灌了铅”,蹲起困难;
② 腰部肌肉松弛,支撑力下降,稍微久坐就酸僵;
③ 体液平衡紊乱,关节滑液减少,活动时容易“卡壳”、酸痛。
这时候光补钙没用——钙是负责骨骼硬度,钾是负责肌肉活力,两者缺一个,腰腿都难利索。
而每100克芋头含钾约378毫克,是香蕉的1.5倍,还富含膳食纤维和黏液蛋白,补钾的同时不刺激肠胃,特别适合消化功能弱的老人。
芋头怎么吃最养老人?一个“软嫩做法”,不费牙还入味
老人吃芋头,关键要“软、烂、好消化”,推荐一个简单做法,厨房新手也能轻松做,2天安排1次,老人爱吃还补劲:
1、排骨炖芋头
食材:排骨200克、芋头300克、姜片3片、葱花少许
做法:
排骨焯水去血沫,芋头去皮切滚刀块(怕痒手可以戴手套);
砂锅中放排骨、姜片,加足量开水没过食材,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炖40分钟;
加入芋头块继续炖20分钟,至芋头软烂,加盐调味,撒葱花即可。
好处:排骨的钙+芋头的钾,双管齐下养筋骨,炖得软烂的芋头吸饱肉汤,老人不用费劲嚼,连汤带肉吃,暖身又补劲。
吃芋头注意2点,补得更安全
控制量,别吃撑:芋头淀粉含量高,一次吃100-150克就行(约1个中等大小),吃了芋头可以少放点米饭,避免腹胀。
选对芋头更粉糯:买芋头时挑“圆胖型”,表皮光滑无斑点,拿起来沉甸甸的,这样的芋头淀粉足、钾含量高,炖出来更软嫩。
入秋后给老人补身体,不用买昂贵的补品,菜市场5块钱一斤的芋头,就是“平价补钾王”。每天花10分钟做道芋头菜,帮老人把钾元素补到位,肌肉有活力了,关节不酸痛了,出门遛弯、跳广场舞都更利索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m.kxlaser.com.cn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