脑梗与睡觉有关?医生忠告:上了年纪,睡觉一定要警惕这6点
作者:康小兴|发布时间:2025-07-08
临床研究显示,超60%的脑梗人群在发病前存在睡眠异常,尤其夜间睡眠阶段是脑梗高发时段。
中老年人常因血管弹性下降、血液黏稠度增加等生理变化,让睡眠成为脑血管健康的“隐形考验”。
为什么脑梗偏偏“挑”睡觉时发作?
睡眠期间,人体进入“修复模式”,但同时也暗藏风险。首先是血流速度减慢。
入睡后血压下降、心率变缓,血流速度比清醒时降低20%-30%,血液中的脂质和血小板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,形成血栓。
其次是呼吸节律改变。睡眠呼吸暂停人群会反复出现呼吸暂停,导致大脑缺氧,血管内皮细胞受损,加速动脉硬化。
再然后就是血液黏稠度上升。夜间人体水分流失却未及时补充,血液变得浓稠,血栓形成风险剧增。
这些因素的叠加,让睡眠成为脑梗的“高发时段”。但我们只要尽量避开这6大睡眠误区,就能大大降低风险。
1、别“蒙头大睡”
不少人习惯关窗闭户、裹紧被子睡觉,但密闭空间会导致二氧化碳浓度升高、氧气含量下降。长期如此,大脑慢性缺氧会加速血管老化,增加脑梗风险。建议睡前开窗通风15分钟,睡觉时留条小缝,保持空气流通。
2、别喝这2种水
浓茶和咖啡:咖啡因会刺激交感神经,导致入睡困难、夜间惊醒,血压波动加剧。
3、别大量饮水
起夜频繁打断睡眠,还会因水分过多稀释血液,电解质失衡,诱发心律失常。睡前1小时内饮水不超过200毫升,小口慢饮。
4、警惕“夺命睡姿”
趴着睡会压迫心脏和肺部,影响呼吸;蜷缩睡易导致血液循环不畅。尤其要避免 “高枕无忧”——枕头过高会迫使颈部过度前屈,阻碍脑部血流;过低则加重心脏负担。
建议选择高度8 - 10厘米、软硬适中的枕头,仰卧或右侧卧更利于放松肌肉、稳定血压。
5、警惕打鼾
睡觉时鼾声忽高忽低、突然停止数十秒,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表现。这类人群夜间血氧饱和度骤降,反复憋醒,血管内皮持续受损,脑梗风险比常人高 3倍!若出现症状,务必及时就医,通过佩戴呼吸机或调整睡姿改善。
6、睡醒后别立即起身
睡醒后立刻起身,血压会从“睡眠模式”瞬间切换到“清醒模式”,引发体位性低血压,导致脑供血不足。建议醒来后先静卧1-2分钟,活动手脚,再慢慢坐起,床边停留片刻后缓缓站起,给血管足够的适应时间。
防脑梗,从今夜的睡眠开始
睡眠是身体的“加油站”,更是脑血管健康的“试金石”。中老年人若出现夜间频繁起夜、失眠多梦、晨起头晕等症状,千万别当作“正常衰老”。
调整睡眠习惯、定期体检、控制基础疾病,才能让脑血管在睡眠中得到真正的休息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m.kxlaser.com.cn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