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为只是眼疲劳?23岁小伙关灯玩手机致青光眼:二者区别在哪
作者:康小兴|发布时间:2025-06-25
凌晨三点,23岁的郑州小伙小林还在黑暗中刷手机,屏幕的幽光映照着他疲惫却专注的脸。
这样的场景持续了一个月后,他突然感觉右眼胀痛如针扎,同侧头部也跟着剧痛,眼前的世界仿佛蒙了一层毛玻璃。家人紧急将他送医,诊断结果令人震惊——急性闭角型青光眼,若再晚一步,失明将不可逆转。
医生沉重地说:“他的眼压飙升到58mmHg,是正常值的近3倍,就像给眼球“打气”,随时可能“爆”掉。”
这并非个例。《中国青光眼白皮书》数据显示,20-40岁青光眼人群占比已达35%,年轻群体正成为高危人群。过去被视为“老年病”的青光眼,为何突然盯上了年轻人?
传统观念中,青光眼与衰老、遗传紧密相连,但现代生活方式正在改写这一认知。眼科专家指出,黑暗环境中玩手机,是导致青光眼年轻化的“头号帮凶”。
当我们关灯后盯着屏幕,瞳孔会不自觉散大,虹膜堆积在眼球房角处,导致房水排出受阻,眼压像吹气球般迅速升高。而年轻人的眼球结构更脆弱,高度近视、眼球过长等问题,让视神经对高眼压的耐受能力更低。
此外,长期熬夜打乱生物钟,影响眼部血液循环;长期佩戴隐形眼镜、过度使用眼药水,也会对眼球健康造成慢性损伤。这些看似微小的习惯,正在为青光眼的发作埋下隐患。
警惕!这些“眼瞎信号”是眼睛在“求救”:
1、突发性眼胀痛
眼球像被重物压迫,伴随同侧头痛,这是急性发作的典型症状,需立即就医;
雾视与虹视:看东西模糊如蒙雾,灯光周围出现彩色光晕(类似彩虹外圈),是角膜水肿、眼压升高的表现。
2、恶心呕吐
无肠胃问题却反复呕吐,可能是高眼压刺激迷走神经所致,常被误诊为肠胃疾病。
3、视野缺损
早期表现为侧方视野模糊,晚期可能只剩“管状视野”,如同透过吸管看世界。
护眼不是口号,科学预防从现在开始:
拒绝黑暗用眼:玩手机时务必开一盏暖光台灯,屏幕亮度调至与环境光接近,避免瞳孔过度扩张;
定时护眼:遵循“20-20-20 法则”—— 每用眼20分钟,眺望20英尺(约 6 米)外物体20 秒,缓解睫状肌紧张;
高危人群必查:有青光眼家族史、高度近视(>600 度)、糖尿病患者,每年至少进行1次眼压和眼底检查;
急性发作急救:出现眼痛、头痛症状,立即平躺,用冷毛巾轻敷双眼,争分夺秒前往眼科急诊。
“我以为只是熬夜累了,没想到差点瞎了。”
小林的悔恨发人深省。手机可以再刷,视频可以回放,但视力一旦失去,便是永恒的黑暗。别让一时的放纵,换来终身的遗憾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m.kxlaser.com.cn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