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岁程序员熬夜脑干出血!中医提醒:为了健康,晚上这个点一定要睡
作者:康小兴|发布时间:2025-04-25
近日,一则“35 岁程序员熬夜脑干出血”的新闻冲上热搜,浙江杭州的35岁吴先生(化名)因长期熬夜,导致脑干出血,昏迷了15天。
这则新闻令人痛心疾首,也让无数人陷入沉思。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熬夜似乎成了许多人的常态,尤其是像程序员这样高压行业的从业者。
然而,这起悲剧事件,无疑给我们所有人敲响了一记沉重的健康警钟。
经过紧急救治,吴先生(化名)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,自己每天早上7点起凌晨一两点睡。
脑干作为人脑的重要生命中枢,发生出血常常导致严重残疾。从瘫痪在床,到会走、走好路,吴先生用了四个月的时间。
图片转自微博号“青岛新闻网”,如侵联删
熬夜,看似只是一种生活习惯,实则是对身体的严重透支。当夜幕降临,城市渐渐安静下来,我们的身体也进入了自我修复和调整的阶段。
尤其是晚上 11 点到凌晨 3 点,这段时间被称为 “睡眠黄金时间”。
成年人惜命的最好方式,就是睡觉。不少年轻人没有在12点前睡过觉。而在中医看来,这个时间点是一定要在睡眠中的。
河南省汝州金庚康复医院院长宋兆普2025年3月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表示,年轻人熬夜看手机、玩游戏很伤神。
他提醒,最起码晚上11点要睡觉,子时是胆经归位的时候,在这段时间里,肝脏等器官进行着排毒和修复工作,身体的免疫系统也在不断强化。
如果我们选择熬夜,就相当于打乱了身体的生物钟,使得这些重要的生理过程无法正常进行。
长期以往,身体的健康状况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,各种疾病也会随之而来。
图片转自“央广网”视频号,如侵联删
改善入睡健康,从这现在做起:
1、营造舒适睡眠环境
打造适宜环境对改善入睡很关键。保持卧室安静,可用隔音窗帘、耳塞降噪;调节光线,夜晚尽量保持黑暗,可以安装遮光窗帘或用眼罩;
将卧室温度调至 18-22 摄氏度,保持空气流通,创造放松的入睡氛围。
2、调整日常生活习惯
良好的习惯是优质睡眠的基础。保持规律作息,每天定时上床起床,周末想要熬夜也别时差过大,建立稳定的生物钟。
晚上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刺激性食物,如咖啡、茶、巧克力等。适当增加白天的运动量,别在睡前做剧烈运动,以防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眠。
3、调节个人心理状态
心理状态影响入睡。睡前尝试放下压力烦恼,通过冥想、深呼吸放松身心,找哥舒适的姿势,专注于呼吸节奏,排除杂念。
也可以听舒缓音乐来缓解紧张,避免睡前用电子设备,因为蓝光抑制褪黑素的分泌而干扰睡眠,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轻松入睡。
生命只有一次,健康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。让我们从现在开始,珍惜每一个睡眠黄金时间,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,拒绝熬夜,拥抱健康的生活方式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m.kxlaser.com.cn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