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捂捂到哪天最科学?医生透露关键时间点,很多人捂错了
作者:康小兴|发布时间:2025-03-14
“春捂秋冻,不生杂病”这句老话你一定听过!但你知道吗?“春捂”可不是一直捂着不脱衣服,捂错了反而容易感冒、上火,甚至引发其他健康问题!
那么,“春捂”到底该怎么捂?捂到什么时候才算到位?别急,听医生给你说清楚!
一、为什么要“春捂”?
低温时人体外周血管收缩致血压升高、心脏负荷增加,寒冷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形成血栓。
春季气温起伏正常,但会激活交感神经,使血管痉挛、血压波动,增加心绞痛、急性心梗及脑卒中风险。且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,心血管病患者患病后炎症反应会加重心脏负担,诱发心衰。
临床表明,高血压或糖尿病人群、老人、有冠心病或脑卒中病史者,因血管弹性下降和基础疾病,对温度变化耐受差,更应重视“春捂”。
二、“春捂”到底捂哪里?
“春捂”可不是让你把自己裹成粽子!关键是要捂对地方!
重点部位:“春捂”时要重点保护颈部、头部、腹部及下肢。下肢循环障碍患者,如糖尿病患者,因其下肢循环差,忽视足部保暖易加重末梢神经病变,需穿厚袜或护膝防“寒从脚起”。
头部散热占全身 30%,戴薄帽可减少热量流失;腹部保暖能维持内脏血流稳定,保护胃、脾、肠。
颈部受凉易诱发颈动脉痉挛,像颈动脉狭窄患者颈部受凉,可能因血管痉挛致脑缺血。
穿衣原则:下厚上薄,方便根据温度变化增减衣物。日常建议采用“洋葱式穿衣法”,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纯棉材质,中层选择羊毛或抓绒衣来保温,外层穿防风外套来阻隔冷空气。
三、春捂小贴士:
1.关注天气预报:及时增减衣物,避免着凉或中暑。
2.适当“春捂”:不要过早穿上单衣,但也不要捂得过于严实。
3.加强锻炼:提高自身免疫力,是应对倒春寒最好的办法。
4.合理饮食:多吃新鲜蔬菜水果,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。
总之,春捂是门学问,捂对了健康一整年,捂错了反而伤身!希望大家都能掌握正确的春捂方法,健康快乐地度过春天!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m.kxlaser.com.cn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