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吃鱼肉对身体好?提醒:有3种鱼被列入“致癌名单”,不要贪嘴
作者:康小兴|发布时间:2023-12-27
鱼肉口感鲜美、营养丰富,且有着年年有余的寓意,是很多家庭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。鱼的种类繁多,做法更多,酸菜鱼、水煮鱼、麻辣鱼...每一种做法,都是让人垂涎三尺的美味。
吃鱼有益健康的观念,早已深入人心。据相关资料记载,吃鱼有益大脑健康,鱼肉所含的欧米伽3脂肪酸,可以促进大脑发育,增强记忆,还能减轻肠胃负担,保护视力等。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,推荐每周最好吃鱼2次或300-500克。
不过,吃鱼也不是多多益善,要注意有选择地吃鱼,尤其是有3种鱼已经被列入“致癌名单”,劝你再馋也要管住嘴。
1、咸鱼
咸鱼属于腌制食品的一种,通常为了延长鱼肉的保质期,在腌制过程中会加入大量的盐,而盐会和蛋白质分解物结合生成一种强致癌物亚硝胺,偶尔吃吃可能没有关系,但如果经常食用,那就要小心了,亚硝酸盐摄入量多,身体又无法正常代谢,容易增加高血压、鼻咽癌、食管癌、胃癌、肝癌等疾病的风险。
2、过度油炸的鱼
油高温熏烤或煎炸的鱼,虽然吃起来香气十足,外表酥脆,但导致癌症的风险也增大。因为高温煎炸后的鱼肉会产生自由基、苯并芘等有害物质以及致癌物杂环胺。而且鱼中的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等在高温下容易被破坏,让鱼的营养价值大打折扣。
3、生鱼
未煮熟的鱼可能存在很高的寄生虫感染风险,这种虫子可以寄生在肝胆,引发胆管癌、肝癌。另外,生鱼片虽然富含营养价值,但其也容易寄生虫卵。不少人以为生鱼片用酱料和醋拌过,就能杀死其中的寄生虫,事实上一般的调味品,如酱油、醋、芥末等都很难杀死它们。如果不慎吃到,可能会引起肝吸虫病,对肝脏造成机械性损害,严重会发展为胆管癌、肝硬化和肝癌。
另外,鱼肉虽好,但并不是每个部位都营养丰富。比如,有的人听信了“鱼胆可以明目”就大量的吃鱼胆。殊不知,鱼胆中含有巨毒的胆汁毒素,其中毒性较大的是氢氰酸,其毒性比同剂量的砒霜毒性还大,这些毒素不易被高温破坏,不管生吃还是熟吃,都有可能出现恶心、呕吐、腹痛的症状,甚至有死亡的风险。还有鱼籽的胆固醇含量也较高,肥胖、三高等人群不宜多吃。
很多疾病的发生与错误的饮食习惯密切相关,鱼肉虽美味,但出于健康考虑,要注意有选择地吃鱼,最好少吃腌制的咸鱼、过度油炸的鱼以及生鱼。
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发生谨遵医嘱。
版权声明:
康兴医疗官网(m.kxlaser.com.cn)独家专稿,转载请保留版权声明及原文链接,欢迎分享!